服務分類
  • 工商服務
  • 財稅服務
  • 資質辦理
  • 企業(yè)合規(guī)
  • 認證服務
  • 會計培訓
凱立達公眾號
凱立達財稅專家
天氣信息

千萬不要做A級納稅人,否則……

發(fā)表時間:2019-05-23 15:43

近日,為擴大納稅信用評價的影響力,增強守信納稅人的榮譽感,積極引導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,多地稅務局發(fā)布了關于2018年度納稅信用A級企業(yè)名單的通告。


01


多地發(fā)布納稅信用A級名單


北京:


湖北:


西藏:


山西:


02

納稅信用A級到底有什么好處?


一分鐘先帶你了解納稅信用等級:




納稅信用級別分類:


A級信用


年度評價指標得分90分以上的


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,不得認定為A級:


① 實際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期不滿3年的;


② 上一評價年度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為D級的;


③ 非正常原因一個評價年度內增值稅或營業(yè)稅連續(xù)3個月或者累計6個月零申報、負申報的;


④ 不能按照國家統(tǒng)一的會計制度規(guī)定設置賬簿,并根據(jù)合法、有效憑證核算,向稅務機關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。


B級信用


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不滿90分的


M級信用


未發(fā)生《信用管理辦法》第二十條所列失信行為的下列企業(yè)適用M級納稅信用:


① 新設立企業(yè);

② 評價年度內無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業(yè)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(yè)。


C級信用


年度評價指標得分40分以上不滿70分的


D級信用


年度評價指標得分40分以下或直接判級確定的


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進行計分考評,一律定為D級:


直接判定D級信用情形:


① 存在逃避繳納稅款、逃避追繳欠稅、騙取出口退稅、虛開增值稅專用發(fā)票等行為,經(jīng)判決構成涉稅犯罪的;

② 存在前項所列行為,未構成犯罪,但偷稅(逃避繳納稅款)金額10萬元以上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%以上,或者存在逃避追繳欠稅、騙取出口退稅、虛開增值稅專用發(fā)票等稅收違法行為,已繳納稅款、滯納金、罰款的;

③ 在規(guī)定期限內未按稅務機關處理結論繳納或者足額繳納稅款、滯納金和罰款的;

④ 以暴力、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或者拒絕、阻撓稅務機關依法實施稅務稽查執(zhí)法行為的;

⑤ 存在違反增值稅發(fā)票管理規(guī)定或者違反其他發(fā)票管理規(guī)定的行為,導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未繳、少繳或者騙取稅款的;

⑥ 提供虛假申報材料享受稅收優(yōu)惠政策的;

⑦ 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,被停止出口退(免)稅資格未到期的;

⑧ 有非正常戶記錄或者由非正常戶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(jīng)營的;

⑨ 由D級納稅人的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(jīng)營的;

⑩ 存在稅務機關依法認定的其他嚴重失信情形的。


03


納稅信用評價4大誤區(qū)


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國家稅務總局近年來推出關于納稅信用一系列政策規(guī)定。在當前,“守信激勵、失信懲戒”這一稅收理念已深入人心,納稅人對自身納稅信用越來越重視、越來越關注。但仍有不少納稅人在日常辦稅實務中,對納稅信用評定存在理解誤區(qū)?,F(xiàn)總結歸納如下:


一、我一年納稅也不多,幾萬塊錢,所以我肯定評不上A級納稅人了。


誤解。


分析:不少納稅人認為,入庫稅款的多少直接決定納稅信用評價的得分。那,我們來看看納稅信用登記評定的過程和依據(jù)。


依據(jù)政策規(guī)定,國家稅務總局和省稅務機關通過對納稅人納稅信用信息的按月采集、記錄和收集,作為納稅信用評價打分的依據(jù)。這里采集納稅信用信息,既有納稅人信用歷史信息,也有稅務系統(tǒng)內信息和稅務系統(tǒng)外信息;其中的稅務系統(tǒng)內信息包括經(jīng)常性指標信息和非經(jīng)常性指標信息。經(jīng)常性指標信息是指涉稅申報信息、稅(費)款繳納信息、發(fā)票與稅控器具信息、登記與賬簿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經(jīng)常產(chǎn)生的指標信息;非經(jīng)常性指標信息是指稅務檢查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不經(jīng)常產(chǎn)生的指標信息。


依據(jù)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),入庫稅款的多與少,并不直接決定納稅信用評價的打分。通俗點說,稅繳的少未必信用低、稅繳的多未必信用高。  


正解:納稅人繳稅多與少,不會直接造成納稅信用評價的加分或減分;納稅人沒有按期申報或沒有按期足額繳納稅款,才會直接造成納稅信用評價扣分。


政策依據(jù):


1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管理辦法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)


2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)


二、我今年接受了稅務檢查,所以信用評價我肯定要扣分了。


誤解。


分析:不少納稅人認為如接受了稅務稽查、納稅評估等,納稅信用評價肯定要扣分,結果肯定不理想。這一理解是錯誤的。


依據(jù)政策,納稅人有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的義務,應主動配合稅務機關按法定程序進行的稅務檢查,如實地向稅務機關反映自己的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情況和執(zhí)行財務制度的情況,并按有關規(guī)定提供報表和資料,不得隱瞞和弄虛作假,不能阻撓、刁難稅務機關的檢查和監(jiān)督。同時,類似于刑法的“無罪推定原則”,納稅人接受稅務檢查,并不代表納稅人一定有稅務違法行為,也就未必造成納稅信用評價扣分了。


正解:納稅人有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的義務,接受稅務檢查這一行為不直接造成納稅信用評價扣分;經(jīng)稅務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納稅人存在涉稅違法行為、稅務機關做出稅務處理決定時,才會對納稅人的納稅信用評價扣除相應分值。


政策依據(jù):


1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09年第1號)


2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)


三、今年我有三個月沒有按期申報,那我今年未申報要扣一次分吧?


誤解。


分析:未按期申報這一信用評價指標是按稅種按次扣分,而不是按類別扣分。依據(jù)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),諸如未按期申報等信用評價指標是按次扣分,而不是按類別扣分。


例如,納稅人發(fā)生未按期申報這一行為時,納稅信用評價按稅種按次扣5分。如果納稅人當年有三個月增值稅未按期申報,那么納稅信用評價要扣去15分,而不是扣去5分。


正解:納稅信用評價體系中,諸如未按期申報等指標是按發(fā)生次數(shù)扣去相應分值,而不是按發(fā)生同一類型行為扣去相應分值。納稅人在實務中要注意,如發(fā)生扣分事項,要及時處理、及時補救,不能置之不理,避免納稅信用評價扣分越積越多。


政策依據(jù):


1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管理辦法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)


2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8號)


四、我做法人的一家公司被定為信用等級D級,大不了這個戶頭我不用了,開個新戶就行了。


誤解。


分析:依據(jù)政策規(guī)定,D級企業(yè)直接責任人在企業(yè)被評價為D級之后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(jīng)營的企業(yè)仍評價為D級。被評定D級的納稅人應當主動應對,查找問題、糾正錯誤,積極努力修復納稅信用,提升信用等級。


正解:評定為D級的納稅人應加深對納稅信用的理解和認識,努力修復納稅信用,加強涉稅風險意識、降低涉稅風險,提高稅收遵從度;而不是通過“換戶頭、開新戶”等方法試圖躲避信用等級管理。


政策依據(jù):



1.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(fā)布<納稅信用管理辦法(試行)>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)


2. 《關于明確納稅信用管理若干業(yè)務口徑的公告》(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5號)


以上是納稅信用評價的4大誤區(qū),大家都了解了嗎?


04

一張圖帶你看懂納稅信用




來源:財務**教室

來都來了,點個在看再走吧~~~




分享到: